还原联想背后捅刀华为谣言始末
发布时间:2021-01-24

联想背后捅刀华为,导致华为在5G关键技术标准之争中惜败高通——这是一则原本完全不值一驳的谣言,却在民族情绪的裹挟下,持续发酵,将联想拖入了巨大的公共危机。即使是事件中的两大主角联想、华为同时出来辟谣,仍然未能制止谣言的传播。其实,仔细梳理这则谣言的传播路径不难发现,在整个事件的信息生产、传播、发酵过程中,暴露出了太多幕后黑手操纵的痕迹。那么,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?谣言又是如何在幕后黑手的操纵下一步步扩散和发酵的呢?
联想危机中的两大谣言
关于联想背后捅刀华为的这件事情,从事情当事双方华为和联想,以及第三方释放出来的可信资源来看,至少有两点纯属捏造:
首先,传言说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中没有给华为站台,反而倒向了高通阵营,联想及摩托罗拉在数据信道上投票支持了高通方案,同时在短码上投的是弃权票——这显然是谣言!
实际上,在美国Reno举行的RAN1#87会议上,联想和摩托罗拉给予了Polar 码全面支持, 对华为数提出将Polar 码作为据信道的短码和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,都投了赞成票。但是由于高通、三星、爱立信等公司的反对,华为的提案并没有通过,最终会议决定数据信道的短码也采用LDPC,与长码保持一致。而在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中,华为Polar方案最终胜出。这是包括联想(包括联想子公司摩托罗拉)在内的中国企业团结一致的结果。
其次,传言说联想、摩托罗拉在数据信道长码上支持高通主导的LDPC,最终导致华为主导的Polar码方案以2票的微弱劣势惜败(言外之意就是,如果联想和摩托罗拉在长码上选择支持华为,那么最终胜出的将是华为的Polar码,而不是高通的LDPC码),这一结果将让中国企业多交数千亿的专利费——这显然,这个传言缺乏基本的常识,更是假得不能再假。
事实上,2016年10月在里斯本举办的RAN1#86bis会议上,因为LDPC在数据信道的长码上性能占优,所有公司对LDPC用于长码均无异议。华为Polar 码在长码上的失败,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得到市场和大多数公司认可。同时,5G标准制定会议上的投票,并不是简单的一家公司一票,而是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权重,把联想和摩托罗拉简单地算作两票,同时还说华为的Polar码就是因为这两票才在长码中落选的,这既不符合事实,也缺乏基本常识。
为何谣言会传得如此快
既然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谣言,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传播力,最终迅速发酵,并让联想因此陷入巨大的危机中呢?
我们认为,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:
一是,这个谣言中夹带着那么一丝似是而非的元素,让联想有口难辨。
这个似是而非的元素到底是什么呢?
联想确实在数据信道的长码方案上,确实支持了LDPC方案,这是因为联想及摩托罗拉自身的技术储备与LDPC方案更兼容,是联想基于自身切身商业利益的决策,跟背后捅刀华为甚至是卖国扯不上半点关系,让联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无私支持华为,这对于联想来说并不公平。
事实证明,正是由于这一点,让联想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,百口难辩。事实上,在数据信道的长码方案上,LDPC方案相比Polar方案具有传输速度优势,这一点取得了公认(华为自己也主动放弃继续争取),因为没有悬念,所以在长码问题上当天的大会并没有投票,直接决定LDPC作为数据信通的长码方案,联想和摩托罗拉在中间本身就无关大局!
二是,这个领域和话题过于专业,绝大部分人独立缺乏甄别能力,这给了造谣者绝佳的趁混水摸鱼的机会。5G的技术体系有哪些?5G技术标准是如何决定的?这些问题,对于绝大多数普遍人可能并不熟悉,尤其是前一个问题,即便有非常专业的人士解释,普通读者恐怕一样会一知半解。正因如此,造谣者才有机会把水搅浑。